土壤由固相、液相和氣相三相物質組成。固相物質為礦物質和有機質,礦物質約占土壤總體積的50%,好似土壤的”骨架”;其次為有機質,占土壤固相物質的比例小于5%,好似”肌肉”,包被在礦物質表面。液相部分是指土壤水分,它是溶有多種物質成分的稀薄溶液。土壤氣相部分就是土壤空氣,它充滿在那些未被水分占據的孔隙中。土壤的固、液、氣三種物質的體積比稱為土壤的三相比,對河北法桐有很大影響。 三相比是土壤各種性質產生和變化的基礎,適宜的三相比及群落與風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高肥力土壤的必要條件。 巖石礦物的風化簡稱為巖石的風化,是指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巖石礦物發生的物理和化學變化。物理風化是指巖石礦物在自然因素作用下發生的物理變化。即巖石由大變小,由粗變細,后形成巖石碎屑。影響物理風化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和水分,如巖石在長期的凍融交替、熱脹冷縮作用下,易發生頻繁的機械破碎。 又如法國梧桐根系沿巖石裂縫伸展可導致裂隙越來越大,直到破碎。巖石的破碎為化學風化和生物活動打下了基礎;瘜W風化是指巖石礦物在自然因素作用下發生的化學變化。主要的化學過程有氫原子進入其結構(水解作用)、加入水分子(水化作用)、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氧化或還原作用)、溶解作用及碳酸化作用等。物理風化的結果會形成土壤的砂粒等大顆粒成分,而化學風化可以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和法桐小苗養分的吸收。 |